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科研队伍
徐昌杰教授

1. 个人简介

徐昌杰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生物与环境”985科技创新平台PI。现担任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秘书长、浙江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为《PLOS ONE》、《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编委。

2. 研究与成果

从事果实分子生理、果实品质生物学和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研究,主要成果有:

1)阐述了白肉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障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发现果肉中为主表达的EjPSY2A发生缺失功能的突变使得白肉枇杷果实只能积累微量类胡萝卜素;

2)阐述了不同柑橘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差异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发现果肉番茄红素积累并非是由于往下游的转化受阻,也并非由于上游合成能力增加,而可能与降解相关,发现‘Cara Cara’红肉脐橙果肉中特异出现的红色片状有色体可能在适应类胡萝卜素高量积累中起着关键作用;

3)系统阐述了杨梅果实花青苷积累的转录调控机制,鉴别了关键转录因子MrMYB1、MrbHLH1和MrWD40-1,发现MrMYB1发生缺失功能的突变是“水晶”杨梅不能积累花青苷的主要原因;

4)阐述了光照调控桃果实花青苷积累的分子生理机制鉴别了GST1等关键基因,研发了通过适宜无纺布套袋改善水蜜桃果实色泽这一技术措施;

5)研究了果实采后色泽变化机制及其调控途径。阐明了柑橘果实脱青增色、桃和枇杷果实冷害褐变、杨梅白斑失色等采后色泽变化的机制,研发了调控技术;

6)就果树分子标记开发、果树生物技术等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开展了研究。

3.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多项。

4. 论文著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a》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实验园艺学》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5. 科技奖励

以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